|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辖区导航 > 安河镇

安河镇

关键词:安河镇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安河镇人民政府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snycxahz.ccoo.cn/
  • 感谢 yanch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054

    已有3网友参与纠错

        延长县安河镇地处县城东部,属黄河沿岸贫困镇之一。全镇辖26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2114户,10266人,总占面积229.1平方公里。
  
  安河镇党委、政府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果畜富民、科技强镇”的发展战略,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围绕退耕还林、扶贫开发两条主线,开发梨果、草畜、劳务“三项产业”,推广农业用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远抓果,近抓牧,特色产业做后补”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塬区梨果业、沿黄枣椒业、沟坡草畜业、全镇劳务业”的产业格局,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心,以增加农民收入目标,以产业开发为突破口,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不断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满怀豪情奔向“十一五”。

http://www.8613231.com/dm/dm.asp?id=1060

点击网址还能得到更多惊喜

党委书记:李东方
镇    长:赵文革
人大主席:白  浩
副 书 记:刘  伟  王  涛
副 镇 长:朱延军     马晓莉     冯鸡换     秦玉平
纪委书记:安春花
人大副主席:冯忠
人武部长:刘改成
 
【基本情况】  安河镇位于延长县东部,距县城52公里。属全市重点扶贫乡镇之一。全镇辖26个村委会,71个村民小组,2114户,10266人,29个党支部,有党员565人。土地总面积22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900亩,人均有5亩。累计退耕6.3万亩。有经济林29368亩,其中酥梨4352.06亩(挂果3458.8亩),苹果17857亩(挂果4371.8亩),红枣3533亩,花椒3625.94亩。羊子存栏4155只,牛存栏800头,生猪存栏1000头,鸡存栏8403只。
 
【经济综述】  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6元,增长15%。2006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92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6元,增长21%。2008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29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5元,增长36%。
 
【梨果产业】  2005年,贯彻县委、县政府“果畜富民”的发展战略,成立了五支(40人)果树技术服务队,逐村进行技术指导,建立了杨家、苏罗、芙蓉、土莫、上畔等五个示范园。通过推广“四项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努力提高开发效益。2006年,继续贯彻县委、县政府“果畜富民”战略,不断延伸产业链,新建果库21个。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梨果产值达到420万元,人均409元。
2008年,坚持 “巩固提高酥梨业,做大做强苹果业,沿黄发展花椒业,配套实施草畜业”的发展思路, “政策牵动、科技拉动、行政推动、效益驱动”,高标准、高质量新建果园5232.5亩,全镇梨果总面积达到2.2万亩,人均2.3亩,驻村人口人均达到5亩以上。建成省、市、县三级示范园四个,果业总产量714万斤,总产值925万元,人均901元。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按照“夏修农田、秋建果园”的思路,以“古桐一线”(古道、白腰、张家、白俭、桐居、兰街、土莫)为重点,按照 “五个一”的标准要求,人机结合,挖大坑栽植,完成建园5232.5亩,占县上下达任务的128%。二是以 “三线”(佛光—马山、上畔—兰街、土莫—芙蓉)、“五村”(觅太、苏罗、白俭、上畔、桐居)为重点,狠抓示范园建设。以“抓一点,包一村,联两户”为抓手,镇党委、政府每名副科以上领导包抓一个示范点、包抓一个综合示范村、联系一个产业大户、一个贫困户,做到责任、目标、任务三落实。三是以人人技能培训学校、流动党校、农村党员活动室为载体,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着力解决果农思想认识不高、技术低下的问题。共举办培训22次,参训2800人次。发放宣传彩页2000张,赠送技术资料1300册。领导树下讲科技,干部地头抓培训,果农田间上措施,全镇形成了学科技、用科技的可喜局面。四是项目捆绑、政策倾斜,切实加大对梨果产业开发的扶持力度:对新建园机翻一亩补助18元,每挖一个标准坑补助1.5元;调运竹杆11000根,以奖代补,对上年新建的幼园,凡按时实施覆膜套袋的,经农综站验收,每亩补助3元,三年以上生的幼园,鼓励春季覆膜和标杆扶正;对成龄园管理以“三级”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五项”新技术,同时积极争取项目,为兰街、李库、上畔三村建果园水窖137眼,种草100亩,配套实施沼气55眼,新建果园围栏2000米;购回直补喷雾器25台,全面推行统防统治。全镇7830.6亩成龄园全面实施了清园、涂白、改土施肥和统防统治。冬季完成大改型7000亩。五是定目标,夯责任,限时间,严奖惩,抓落实。四月九日进行了专项考评,表彰奖励了五名优秀技术员,36个梨果产业大户,五名幼园管理先进集体及30名幼园管理先进个人。12月中旬进行了由县、乡人大代表参加的专项工作考评,对两名干部因工作不力、擅离职守进行诫勉督导,对五名成绩显著的干部给予了奖励。全年苹果产业开发总投资达25万元。
 
【草畜产业】 2005年,以发展“小尾寒羊”为主,发展舍饲养羊专业示范村(李库、觅太、巨林)三个,示范户100户,羊子存栏达到3800只。2006年,羊子存栏达到4000只。人工种草2000亩。2008年,建沼户养一头猪政府以奖带补100元,出栏一头猪奖励30元。发展养殖大户三户,零散户200户,猪投栏564头。加强以巨林村为重点的舍饲肉羊示范基地建设。全镇舍饲养羊达220户,存栏4155只。
 
【退耕还林】  2005年,按照 “巩固成果、落实政策、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在积极争取指标的同时,优化结构,强化管理,在补植、栽植、管护上狠下功夫,确保退耕还林指标、管护责任、钱粮兑现、产业开发“四到位”,做到了林定权、人定心、树扎根,不反弹。开展春季“突击整改月”活动,对全镇历年来的退耕面积(54579.71亩)进行了彻查,对排查中发现的未实施、实施不到位,成活率和密度不达标等问题全面整改。共整改面积1898.2亩,补植苗木98万株;查处野外放牧八起。2006年,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验收,检查面积64915.75亩,补植63万株。实施退耕2500亩。2008年,镇政府和镇退耕办及政府各片片长、包村干部、村干部分别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镇退耕办根据去年验收情况,对重点补植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对成活率不高、密度不达标的450亩全部进行了整改,共计补植苗木44万株。补植率100%。进一步加大封山禁牧力度,明确了管理主体,增加了三名农村护林员,查处野外放牧25次,征收土地流失款9300元。每村都落实了一名护林员,坚持巡山,加强野外用火管理。
 
【劳务输出】   2005年,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和专业化培训的思路,多渠道联系,多层次培训,多门路就业,累计输出劳务600人,其中有组织输出80人。2006年,全镇劳务输出1576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04人。2008年,有组织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三期次,培训850人次。全年计划输出1000人,实际输出1050人,创收413.26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新修基本农田1400亩;2006年,新修基本农田814.5亩。2008年,新修基本农田2562亩。涉及七个村组(白腰695亩、张家769亩、桐居160亩、白俭363亩、古道379亩、劳石60亩,土莫136亩)。维修加固小型土坝10座,占全县小坝加固项目的三分之一。维修养护乡村道路117公里;实施村级四级油路七条63.2公里(安河—杨家14公里,芙蓉—克苏4.8公里,大麦梁—王满6.2公里,安河—山圪垛22.6公里,兰街—尚家4.4公里,安河—苏罗10.2公里,车村—公路边1公里),占到全县通村油路的三分之一强;建设村级砂石化道路两条8.9公里(劳石—神头4.4公里, 劳石—上畔4.5公里);新修生产道路13条。
 
【计划生育】  2005年,对全镇育龄妇女进行了四次“三查”和一次生殖健康服务。全年共计出生30人,其中计内一胎28人,计内二胎2人。“三查”率100%。2006年,全镇共计出生40人,其中一孩34人,二孩6人。落实节育措施46例,其中上环43例,女扎3例,节育措施及时率达到100%,三查率达100%。流动人口应办证1530人,已办证1493人,办证率98%。流入人口6人,验证率100%。2008年。在城区成立了流动人口便民服务站,每月一至五日派人进行值班,方便群众办理计划生育各种证件和定期接受服务。八户计生贫困户被列为县级重点,13名计生贫困户的子女享受困难大学生补助政策。全年补婚育证188册,落实节育措施69例,其中绝育手术4名,上环65例,“三查”对象655人,“三查”率99%。出生人口68人,一孩65人,二孩3人,人口出生率7.7‰,人口自然增长率2.92‰。投资10万元对镇计生站进行了全面改造。
 
【安全工作】  2005,召开专题安全生产会八次,发放宣传单2020张,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26份。对农村驾驶员培训八期次,培训539人次。处理农用车、三轮车违章载客六起,实现了“零”事故。2006,召开专题安全生产会议12次,发宣传单2524张,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26份,处罚农用三轮违章载客五起。2008年,安全培训六期次587人次;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问题,落实措施,消除隐患;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共处理农用车、三轮、违章载客两起。
 
【党建工作】  2008年,对佛光、上畔两个后进支部进行了解剖整顿,解决了问题,推动了工作。按照“两推一选配村官,立足发展强素质”的思路,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同时,结合“两委会”换届选举,坚持“两推一考直选”的办法,调整了26个村的“两委”班子,一批年富力强、文化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人进入了村两委会班子。按照“两推一公示”的工作程序和“双培双带”要求,积极吸收外流群众中的创业致富能手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名,其中农村和机关支部22名,驻延长流动党员支部8名,纳新党员8名。培养后备村干部12名,其中30岁以下的10人,女性15名,高中文化程度17人。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先后投资60万元,新建了上畔、后山两处党员活动室,建成了集党员教育、农民培训、社会服务、政策宣传功能为一体的党员活动阵地设施。镇党委结合实际,成立了安河镇流动党校和安河镇人人技能培训学校。以人人技能培训学校、流动党校、党员活动阵地为教育党员群众的活动载体,把党员教育、农民培训纳入党委主要议事日程。一年中,镇流动党校、人人技能培训学校依据安河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在佛光、兰街、巨林、上畔等22个行政村开展梨果技术、沼气实用技术、养殖技术、法律服务、政策咨询等内容为主的培训会22期次,培训群众2800人次;举办果树管理技能比赛两次,发放物资价值5000余元,为农村培养梨果管理技术骨干20人。全面推行“三定三包”(定岗位,定人员,定责任;包区域,包项目,包任务),由党委提名片(队)长,片区内支部书记聘片长,片长聘片员,实行竞争上岗。有一名干部落聘。这一措施,使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在全县率先成立了“安河镇驻延长流动党员支部”。流动党员支部共开展活动五次,召开各类座谈会四次,征求合理化建议三条,重要致富信息四条,结对帮扶43户,帮扶扶贫物资和资金价值10万元,帮助安河籍青年就业57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人,开展流动育龄妇女按季“三查”两次,累计“三查”500人次,办理开具各类证明、证件60余份,看望慰问老红军、老党员10人次,发放慰问品价值2000元,号召广大外流党员群众为四川灾区交纳特殊党费2000元。实践证明,流动党员支部是解决外流人口务工、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流动支部流动党员活动中心,务工人员维权中心,育龄妇女服务中心,佛光梨果营销中心,流动人口管理中心的服务功能得到初步发挥。
扶贫帮困:镇党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党员群众互帮互助活动安排意见》,成立了安河镇城乡互帮互助工作站,各村党支部进一步深化开展了“亲帮亲、户帮户、党员带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共结成帮扶对子84个,为老党员、困难党员投放物资10万余元。在佛光、李库、兰街、上畔村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党员中心户”制度,共确立“党员中心户”79户。
 
【党风廉政建设】  2008年初,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深入各单位和村组,认真搞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方案。根据镇情、村情,完善了16项农村干部管理制度,制定了“问责问廉问效”暂行办法、干部竞岗“双聘”等25项政府机关管理制度。根据实际,首先把镇中心小学和全镇农田基建项目列为“三问”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镇中心小学在“三问”之前制度不健全,职工工作责任心不强,上班迟到早退,通过对该单位负责人及部分职工进行“三问”,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县教育局的配合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在春季计划生育清理清查活动中工作不力的三名干部进行了“三问”,通报批评,并处以500元罚款处理。对两名农村干部进行了“三问”,通报批评,并处以100元罚款。对两名政府干部进行了诫勉督导。受理因退耕还林、计生等引起的信访案件五起,调查处理五起。
 
【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结合县委“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安排,在全镇开展了“三学、三变、三比”(学习延安精神,转变干部作风,比工作作风实不实;学习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观念,比思想解放不解放;学习实用技术,转变政府职能,比服务能力强不强)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始终把握“六个结合”,找准“六方面问题”,推动“六项创新”。共组织集体学习六次,干部参加率100%,人均记学习笔记15000多字,写心得体会两篇。配合县委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26个村委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以文明村、文明单位、五好家庭、党员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党员示范岗、好公婆、好媳妇等为具体抓手,认真开展群众性的文明创建工程。全镇共创建文明村五个,文明单位两个。评出 “五好家庭”50户,“科技示范户”65户,“好媳妇”25人,党员示范户56户,“好公婆”25人。
 
【综合治理】  2008年,因重点项目建设涉及村组群众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比较多,镇党委坚持每周一、三、五信访接待日制度,安排主要领导接待群众,做到了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0起调处,调处率100%。对全镇84台三轮车、17台四轮车,30台摩托车,25台旋耕机进行了造册登记,并与各村委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监管责任,杜绝了农机具载人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农村危房危窑,特别是学校,进行了认真排查,排险三起,搬迁四户。(赵光耀)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3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